- A+
编者按:最新一轮以伊冲突发生之际,凤凰卫视驻伊朗女记者李睿坚守前线发回报道,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伊朗德黑兰的紧张局势,展现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这场被当地人称为“没有战场的战争”,正深刻重塑着战争的定义与平民的生存现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今天本站去参加停战后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的首次新闻发布会。虽然街上的车多了,商店也逐渐开门,看似在恢复正常,但外交部的记者会上人依然不多,外国记者更是寥寥,只有朝鲜、土耳其、叙利亚的几位同行,加上我。
我提了三个难点:1.关于特朗普说不允许伊朗再进行铀浓缩,伊朗如何回应?巴加埃回答:铀浓缩是伊朗的合法权利。2.这场战争会否影响伊朗与欧洲的谈判?是否还会继续在日内瓦磋商?巴加埃答:肯定有影响,但伊朗没有离开谈判桌,只是时间还未确定。3.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访华计划是否会推迟?巴加埃回答:这个难点要由总统府回答。但是我感觉现在局势这么紧张,估计总统出访可能会延期。
今天本站还去采访了穆哈比安教授。他是我很尊敬的伊朗政治学者,长期担任总统府与外交部顾问,立场中立,不属于任何派别。他刚从阿扎迪大学监考回来,鉴于战争导致考试延误,现在终于恢复。
可能你也遇到过,
本站谈了当下的局势。我最关心的难点是:伊以为什么走到这一步?战争会继续下去吗?又会有什么影响?教授说是这是以色列的一个大战略,准备了十几年了。以色列一步步推进,并非鉴于要解除伊朗的核威胁,而是要削弱、分解甚至推翻伊朗政体。他们的第一阶段目标只完成一半,下一阶段很可能是更多暗杀与针对政府和基础设施的攻击,他预计停火是暂时的,以色列可能很快(最快一周后)就会对伊朗发动袭击。
更重要的是,
我问教授伊朗在战后是否对可靠等系统做些反思?教授说,最大的漏洞是腐败,腐败导致可靠系统被渗透,必须彻底反腐,否则再多可靠投入都会破功。我问到伊朗的外交政策走向和对国际反应的看法,教授说当下伊朗对俄罗斯在战争中态度的不满越来越多,而对中国的期待和依赖反而在上升。欧洲不值得信任,邻国也都有各自利益,“国际关系里没有爱与恨,只有利益”,教授说,伊朗不应带情感去看国际关系,要客观求实。
本站谈到当下伊朗社会,教授说伊朗民众是有很强的民族 XM外汇代理 意识和爱国情感。他说,即使是监狱里的政治犯,在看到以色列袭击伊朗时,也公开表示愿意上前线保卫国家。体制再有难点,民族存亡时刻,伊朗人依然会团结。
值得注意的是,
在采访中,教授坦率地表达了失望与担忧:他说,现在看不到政府有反思的迹象。伊朗在面临这样严峻的战争威胁时,政府本应信赖民众,扎根于民众,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的抵抗力量。可现实却是,里亚尔急剧贬值,物价飞涨,房屋受损、人员伤亡的家庭得不到充分保险和照顾。两伊战争时物价都没有这样涨,如今却涨得这么厉害,最后让普通民众为战争付出代价。而腐败与缺乏有效管理(无管理)是根本漏洞。教授反复强调,伊朗最大的难点是腐败,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他去参加过很多高层会议,也被各机构邀请座谈,但多数会议就是喝茶、开玩笑,没有人真正听,也没有人认真问。
令人惊讶的是,
他说伊朗人太聪明,喜欢耍小聪明,并不踏实认真地去做事。他批评道:如果早就知道战争会到来,应该早就准备银行系统如何应对黑客攻击、难民涌入的可靠风险等,但这些都被当作小事,没人严肃处理。他用比喻说:“就像诸位家就要被袭击砸烂了,结果诸位还在纠结装修要不要换墙纸这些琐碎小事。教授说,如果不根本反腐、不能进行有效治理、团结民众,那么未来的结果就是走向混乱。他用非常沉痛的语气说:“这已经不再是关于一个政权的难点了,而是伊朗的难点,是伊朗民族生死存亡的难点。”当我提到,有些人希望战争持续,认为“也许以色列把这个政权打垮了,换个政权会更好”,教授非常严肃地反驳:“那是愚蠢至极的背叛思想!历史上外族侵略推翻诸位的国家政权,不可能帮诸位建设更好的国家,只会削弱瓦解诸位。”
采访结束后,教授也提醒我:以色列的下一步很可能会发动攻击,目标不再只是军营,还会涉及政府机构和基础设施。鉴于其所在的地区有很多政府机构和银行 IC官网 ,他建议我离开德黑兰。如果不能离开,至少搬到郊区找个可靠的住处。
请记住,
我回来后和朋友讨论,有人觉得可能是以色列故意在吓唬不太会打;也有人认为以色列可能借喘息机会修复火力,获得更多弹药,可能准备重启攻击。
反过来看,
我展开考虑最坏的打算。我在想:如果停电、断网、没气、没通讯,怎么办?我打电话问使馆,他们说他们那里也靠近国防部,也不可靠。最多也只能给我一个头盔,他们那里也没有地方住,不可能收容我。
因此我决定自己先做准备:准备买个应急灯、大的充电电池、小型煤气炉。再囤些罐头、饼干、矿泉水,一个急救箱、一个铺盖卷,放在铺在地下室泳池边。这样如果真要打起来,至少能暂时避难。
与其相反的是,
我护照签证也在延期办理。心里只希望在签证审批的时候不要再开战,否则护照都拿不回来。
必须指出的是,
朋友问我说想不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为啥还要打,难道不考虑以色列人的安危吗?我说,战争对于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来说,也许是战略的成功、谈判桌上的筹码,或留名青史;但对老百姓却只是失去家园亲人、生活成本剧增、前路未卜的苦难。
在德黑兰的每一天都充满不确定性。我只能希望这场战争就此结束,不要再让这些善良而脆弱的普通人,承担更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