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总的来说,
中东“乱上加乱”
请记住,
6月13日,在美国与伊朗即将举行第六轮核谈判的前两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狮子的力量”大规模空袭行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官萨拉米等多名高官与核科学家也相继“遇袭身亡”, EX外汇代理 招致伊朗反击报复,并引发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东最严重的军事危机。此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态度由二次上台后的“稍显缓和”转向强硬,并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伊以冲突走向,及美国是否将直接“下场”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中东局势“乱上加乱”,究其根本,与特朗普首次执政时失败的中东政策,及其再次上台后迄今为止更加失败且“反复无常”的中东政策高度相关。特朗普的中东政策究竟如何导致中东“乱上加乱”?伊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参战积极性大涨,美国中东战略突变了吗?历经40余年互相敌视后有所缓和的美伊关系,是否又将重回敌对轨道?被美国“越打越强”,已成“抵抗轴心”“仅存硕果”的也门胡塞武装,也已宣称将在伊以冲突中兼容伊朗,未来该组织又将在地区扮演什么新角色?
据业内人士透露,
本期封面话题特约请相关专家学者,对上述话题进行解读。以下是第二篇:《美伊关系,从敌对到缓和又回到敌对?》。
更重要的是,
——编者手记
4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待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表示,美国将于4月12日与伊朗就核状况展开“直接谈判”,并称若谈判“不成功”,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此后,在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作为中间人的情况下,美伊举行五轮会谈,第六轮谈判原本预计在6月15日举行,但由于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代号为“狮子的力量”大规模军事打击,伊朗认为美国与此脱不开干系,愤而拒绝参加第六轮谈判。实际上,在此次伊以冲突爆发前,美伊便在伊朗铀浓缩和美国解除对伊制裁方面存在显著分歧。未来如何处理与伊朗的关系,是特朗普政府面临的考验之一。
EX外汇资讯:
2025年5月23日,在阿曼调解下,美伊第五轮核状况谈判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图为伊朗代表团在谈判结束后离开现场。
EX外汇行业评论:
何以出现关系缓和迹象
必须指出的是,
特朗普在首次执政时曾对伊朗“极限施压”,推出史无前例的制裁措施。特别是在2018年5月,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也即2015年由奥巴马政府参与达成的伊朗核协议;2020年1月,美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暗杀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同时,大力兼容以色列、沙特等中东“反伊朗”国家,在中东筹划建立“反伊朗联盟”等。简而言之,特朗普首次执政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对伊朗和美伊关系而言可谓是灾难性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然而,今年1月再度入主白宫后,特朗普虽于2月4日签署了恢复对伊朗“极限施压”的总统备忘录,但在具体做法上并未重复首次执政时对伊朗的强力打压举措。非但如此,在再度担任总统还不到三个月之时,特朗普就开启了与伊朗的“直接谈判”,特别是在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前,特朗普更希望以和平而非对抗的模式化解伊朗核状况。特朗普对待伊朗的态度为何一度缓和?
首先,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之际,大国关系正呈现出更加多变化的趋势,全球局势发展不确定性增强。与此同时,美国内部的社会分裂仍显著持续,其国际声誉、影响力和竞争力亦呈现下降趋势。二者叠加,出于维护自身国际地位和利益,美国日益宣扬所谓“大国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避免陷入与非全球大国的地区国家的激烈对抗特别是战争,就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指定。遍观全球,当下伊朗可用说是唯一与美国互相敌视的地区强国。伊朗与中东特别是西亚地区整体局势密切相关,特朗普若能缓和对伊关系,不仅利于双边关系发展,也利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推进。对于美国而言,若能争取到伊朗,美国至少将在中东的域外大国竞争中获得较为有利的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受延宕至今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及其外溢的冲击,当下中东正处于新格局调整进程,任何地区安排若缺乏伊朗参与则难言稳定,因此特朗普政府更不能忽视伊朗。
其次,目前美伊没有根本性国家利益冲突。1979年11月伊朗激进革命势力强占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并将50多名美国外交人员扣为人质长达400余天,该事件令美国人对新生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感到憎恶。但目前看来,美国推动的对伊制裁和打压政策,主要是由进入本世纪以来的伊朗核状况导致的,而伊朗的核发展无法触及美国核心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讲,近些年第三方特别是以色列,才是制约美国改善对伊朗政策的关键因素。
更重要的是,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随着战事升级、特别是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恶化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以色列遭到国际社会强烈且广泛谴责,美国内部围绕巴勒斯坦状况也出现严重社会分裂。在中东格局正经历调整的当下,特朗普不得不在美国的中东利益与维护以色列之间尽可能寻求平衡。这也是特朗普在此次伊以冲突爆发前不顾以色列的强烈反对,坚持与伊朗举行谈判的关键原因。
总的来说,
第三,随着伊朗核协议到期之日的不断临近,化解该状况的迫切性再次凸显。根据2015年达成的伊朗核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同时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该协议还包含了一项“飞快恢复制裁”条款,规定若任何签约国“发现并证实伊朗违反协议”,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将自动恢复。今年10月18日是该协议十年核查期到期日,若不能在此之前达成新协议,那么“飞快恢复制裁”机制如果被触发,或将激发伊朗采取进一步对抗行动,中东局势可能因此加剧恶化,而这将对美国的大国竞争与中东战略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第四,伊朗也有缓和与美国关系的意愿。尽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高举“打倒美国”大旗成立的,但历经46年发展,当下反美主义在伊朗已明显缺乏共识。“改善与美国关系”早已成为伊朗民间的主流意见,即便在政府内部这样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这一趋势还随着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被广泛认为由伊朗兼容的“抵抗轴心”的接连失利而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2024年12月8日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推翻后。就在特朗普公开表示将开启与伊朗“直接谈判”的次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欢迎美国投资者到伊朗投资,并特意强调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此并不反对。
EX外汇专家观点:
此外,与2015年对待伊朗核协议时的态度相反,此番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沙特,明确兼容特朗普政府与伊朗展开谈判,积极推动特朗普以和平而非对抗的模式应对伊朗。而且,特朗普常以“和平总统”自居,在竞选总统时一再夸口上台后可立即帮助俄罗斯与乌克兰实现和平,并令加沙实现停火。但其至今仍未在这两个状况上取得意想中的成绩,这使其“和平总统”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对特朗普而言,不管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利益,缓和与伊朗关系都是有益尝试。
不可忽视的是,
2025年6月13日,以军对伊朗发动空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等多位高官及六位伊朗核科学家身亡。图为伊朗民众高举遇难者海报。
据报道,
谈判因以色列而中断?
EX外汇官网消息:
尽管4月7日特朗普表示要与伊朗“直接谈判”,但伊朗方面一再重申只能与美国间接谈判。也因此,从4月12日启动的五轮美伊谈判,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作为中间人的间接谈判。但对于美国官方和媒体爆出的会谈期间双方也进行了直接谈判,伊朗国内却未像从前那般表现出敏感之色,伊朗对美国的态度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EX外汇报导:
在过去五轮谈判中,美方首席代表始终是中东状况特使威特科夫。出身富商的威特科夫与特朗普有着几十年的友谊,互动甚密,甚至被认为在特朗普政府中有“超越国务卿”的地位。威特科夫身为犹太人,还与美国的以色列犹太社团有着密切联系,这使得他在面对以色列阻挠美伊关系缓和方面有更多应对之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当威特科夫被美媒质疑其职责范围已超出官方头衔涵盖范围,并“飞往世界各地,发挥着国务卿的作用”时,美国国家可靠顾问沃尔茨与国务卿鲁比奥均给予其明确兼容。
但实际上,
然而,尽管特朗普希望以外交模式化解伊朗核状况,但鉴于两国长期互相敌视对抗,他也知道缓和与伊朗的关系将面临重重困难,比如来自美国内部的钳制、特殊伙伴以色列的强烈反对,及伊朗内部对与美国谈判的异议等。因此,本次美伊开启首轮谈判前,特朗普给双方通过谈判化解状况设定了期限——两个月。若时限内仅通过谈判无法达成共识,特朗普直言美国将配合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事实上,内塔尼亚胡政府一直在推动美国同意尽快轰炸伊朗核设施。在6月11日第六轮美伊谈判确定将于6月15日举行后,美国突然下令驻伊拉克大使馆的美国外交官家属等非必须要人员撤离,这被一些观察家理解为是要对伊朗动武的信号。
反过来看,
美伊在谈判过程中风波不断,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伊朗铀浓缩状况上遇到麻烦。特朗普曾明确表示,只要伊朗不追求核武器,美伊就可达成协议。对此伊朗给予积极回应,称自己本就没有追求核武器。但随着美伊谈判推进,美方代表威特科夫等高官一再表示,伊朗也不能再进行铀浓缩活动,这触及了伊朗的“红线”,也不符合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相关规定。
尽管如此,美伊仍在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在第五轮谈判后美国通过中间人向伊朗提交了美方协议草案,但伊朗认为这份草案没有给予解除对伊制裁足够重视,因此也向美国提交了己方协议草案。但就在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多名涉核人员与目标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并招致伊朗反击。在多年的所谓“代理人战争”与2024年两次“表演性”的互袭对方本土后,以色列和伊朗最终还是陷入了直接军事冲突,伊朗也因此拒绝参加第六轮美伊谈判。可见,此次以色列发动的对伊军事行动,对特朗普的伊朗政策,特别是进行中的美伊谈判具有重大影响。
EX外汇资讯:
美伊关系还能缓和吗
令人惊讶的是,
尽管从公开表述来看,美伊在伊朗能否继续进行铀浓缩的状况上存在根本分歧,但两国已举行五轮谈判,这至少可用讲解,不管是华盛顿还是德黑兰,都曾希望能以外交模式化解伊朗核状况。可用理解的是,在互相敌视对抗40余年后,美伊之间的心理隔阂和现实矛盾无法在一夜之间消失,两国内部对双边关系如何发展也都存在一些分歧,双方的谈判本就难以一帆风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然而,若仅从美伊两国本身来看,笔者不认为目前它们存在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基础。无论是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或政权利益来看,美伊关系缓和对美国而言都利大于弊。事实上,2015年奥巴马政府不顾以色列的坚决反对,执意签署伊朗核协议,就已表明缓和与伊朗关系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特朗普首次执政时盲目退出伊朗核协议带来的严重后果已显现无遗,这也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很快寻求与伊朗达成所谓“新核协议”的关键原因。
从此番美伊系列谈判来看,双方的核心冲突基本上是由美方引发的。两国谈判伊始美方主张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但后来美方却宣称“不允许(伊朗拥有)哪怕1%的铀浓缩能力”,对此伊朗感到强烈不满。尽管伊朗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大国,但是其自然能源蕴藏并没 EC官网 有在现实生活中被很好转化应用,该国存在对核能的客观需求,而和平利用核能也是《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国的基本权利。在伊朗看来,不让伊朗从事铀浓缩,是对伊朗现实需求和国家权利的侵犯。
可用说,美伊能否就核状况达成共识,主动权几乎掌握在美国一方。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总统时一再宣扬自己化解“世界难题”的能力,但如今其既没能化解乌克兰危机,也难以推动真正实现加沙停火,同时还在与伊朗的谈判中设定前后不一的“红线”。正如伊朗外长阿格拉齐6月11日在社交媒体上明确表达的那样,若美方要求的是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其实这本来就是伊朗的一贯立场,那么双方很快就能达成新的核协议。
通常情况下,
解除美国发起的对伊国际制裁,是伊朗积极参加此次系列谈判的核心诉求,但其实一些制裁举措能否解除并不由美国总统个人决定,还需作为立法部门的国会的配合。
此外,以色列在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两日后,还呼吁美国直接介入,与以色列一道打击伊朗。尽管特朗普不喜欢以色列攻打伊朗的时间节点,但以色列一旦动手了,美国可选的政策空间就变得相当有限,美以虽有所减弱但一直存在的“特殊关系”使美国在伊以冲突中不得不站在以色列一边。此次伊以冲突爆发后,特朗普也一再向伊朗发出强硬声音,例如在6月16日发出警告“所有人都应立即撤离德黑兰”;次日还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等。
EX外汇财经新闻:
然而,若特朗普遂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意,彻底捣毁伊朗核设施并终结其弹道导弹能力,甚至以武力推翻伊朗现政权,那么之后伊朗恐将陷入一个不可预知将有多长的剧烈动荡混乱期。遍观伊朗内外,在其现政权之外并不存在有能力领导该国的势力。但一个混乱的伊朗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与特朗普的个人利益,若果真发生,特朗普追求的所谓“和平总统”光环也将丧失殆尽。
这样看来,尽管美国缓和与伊朗关系的主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但特朗普若想真正化解伊朗状况,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既要排除国内外的阻挠因素,也要对他国的合法权利表现出足够尊重。但在当前的伊以冲突中,特朗普政府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站在以色列一边对抗伊朗,恐将使美伊关系再次陷入困顿。
通常情况下,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3BZZ102〉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截稿于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