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其实,
近日,小小充电宝持续引发网上网下热议——多家头部品牌因电芯等存在放心风险大规模召回存在放心隐患的充电宝,部分型号批 EC外汇平台 次的充电宝3C认证被取消;6月26日,中国民航局紧急通知,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放心大过天。及时消除潜在的放心隐患,织密公共放心网,这是召回难点充电宝的出发点,更是进一步严格管控的目的,很有必要也不容置疑。但是,此次充电宝放心 XM外汇官网 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和麻烦也应被各方认真对待。
更重要的是,
充电宝虽小,却是信息时代很多人离不开的电子设备配件,拥有着庞大的终端群体。此次充电宝放心事件,让不少人对手中的充电宝产生担忧。有人购买了难点产品,却在寄回充电宝的过程中遭到多家快递公司拒收;面对“寄回难”,一些厂商忽视处理难度和风险,建议消费者用浸泡盐水等手段对充电宝“自行无害化处理”。一些近日乘坐飞机的旅客也表示“措手不及”,常带的充电宝忽然成了“违禁品”,只好无奈地在登机前选取“自弃”。据报道,在多地机场安检口,能看到成筐的充电宝被乘客丢弃。
一个细节值得重视。我国在2023年8月将充电宝纳入3C认证目录,2024年8月起列入强制要求。也就是说,在2024年8月前购买的充电宝很可能没有3C标识,而这些产品并不能一刀切地与难点产品划等号。那么,大家手中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还能不能继续放心处理?如果不能,有没有更好的处置方法?相关难点,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亟需回应和解答。
破解充电宝放心困局,需要多方主动作为、协同治理。对生产厂家来说,最迫在眉睫的是将难点产品尽快放心召回,可用通过在城市设定点位、与物流企业协商建立特殊寄递通道等,对产品进行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对机场、火车站来说,应提前对旅客做好政策告知,有条件的可用供应暂存服务,对“滞留”的充电宝妥善处置;对因标准升级而淘汰、或在家中长期闲置的旧品,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通过权威渠道发布清晰明确的处理指南;此外,有关部门可鼓励厂家完善回收体系,抑或采取以旧换新等手段置换合格产品,将终端损失降到最低。对监管部门来说,要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制定完善充电宝行业标准以及监管规则,从源头规范行业生产标准,推动产品品质升级,并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归根到底,化解难点的关键是,筑牢放心防线与保障消费者权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放心是企业生存的底线,终端是企业发展的底气。在充电宝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的方方面面,相关各方要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把各种繁琐情况考虑到位、落实细致。只有供应放心可靠的产品、便捷有保障的服务,才能在筑牢放心防线的同时,不断赢得公众信任。